更新时间:2025-11-10 17:03:44
2022年上映的印度电影<<宿敌>>是一部很特别的电影,它在形式上杂糅了许多类型要素,刑侦,谋杀,法庭等等,并套以一般商业片的技术外壳.但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是故事的内核十分清晰.
诚然这部电影存在许多缺点,一个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慢放加上特写镜头配以恢宏的音乐的英雄式人物登场方式,我认为这极大地拖满了影片的叙事节奏,不过如果完全看完这部影片,这一点反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部影片最大的特点在于客观镜头和第一人称叙事的结合,并且多次变换叙事角色.随着叙事主体的变化,电影所讨论的故事主题和内核也随之变化.从辑凶到法庭审判再到政治阴谋,故事的内核也从公民正义转到司法正义和司法程序必要性再转到结构对个体的压迫,层层深入且过度合理。从故事结构上来看,这部影片更接近于十二怒汉或者控方证人。任何在一开始因为俗套的商业逻辑就轻视这部影片的人,最后都会不由自主地转向深入思考,尽管这可能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厉害之处.
这部影片最巧妙的地方在于,将媒体对公众情感的操纵这一着重讨论的点融入进故事之中。这不禁让我想到苏格拉底式辩论法,先提出问题交由对方作答,再反驳对方的观点达到驳倒对方的目的。电影先刻意将观众引向错误的思维方向,再慢慢给出故事真相使观众体会,自己与电影中那些被媒体愚弄的人有何不同之处,这正是影片脱俗的地方,也正是导演高明之处。而前方那些令人诟病的不足,反而更方便地误导观众。
那么本片的价值导向如何呢?当辩护人说出“他们不是想要正义,不是想要正义得到伸张,而是想要那四个人死”的时候,也许每个观众都会像我一样震撼。尽管也许每个人心中都会有维护正义的自觉,但很明显不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维护正义时的清醒,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更是如此。这让我想到蝙蝠侠中,蝙蝠侠的女友对他说的一句话,“你做什么样的事情,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你是什么人的,不是你心中所想的东西,而是你的所作所为。”不是做看起来正义的事情就是维护正义,也不是每个人心中都怀有正义,那么正义就会到来。如何才能维护正义?坚持真相才是坚持正义。影片到这一步,已经完全对司法程序的必要性和公开性做出了诠释。这部影片讨论的主题有很多,彼此之间互不冲突,因为它们都含有一个共同的道德观念,正义。在正义的辉光下,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一目了然。社会关系是人的总和,社会正义也必然交由人来维护。影片最后,一开始和腐败官员同流合污甚至一手策划了夺人耳目的焚尸案的副督察的觉醒,也响应了这一点。当制度腐朽到不足以承担人民的重量,人民就会站起身来反抗制度。
但这部影片仍然存在许多缺点。首先第一点,影片中所有关键观点都是英雄式的人物提出,主角经历体制对其个人的压迫后,坚定地站在了体制的对面。但所有的群众一直到最后一刻都保持着不自知的态度,一直在被媒体操纵和愚弄。在影片中,群众的力量具有破坏性,但缺乏正当性。
第二点,本片有太多的戏剧性处理,这弱化了本片的真实感。虽然影片本身传递了不要被媒体所欺骗的启发性观点,但是它本身却是通过一个充满煽情化的视听语言来讲述高度戏剧化的故事来达成这一点的。这是商业逻辑与社会批判折衷后的结果,是方法与目的之间的根本冲突。本片所提倡的“真实”似乎更缺乏真实的价值。
第三点,这部影片叫《人民的意志》,但我看还不如叫《萨芭的意志》或者是《精英的意志》。萨芭在影片中固然代表着一般民众的利益,但人民的意志一定要抽象为单独的一个或两个符号吗?对于在影片中始终被蒙蔽的群众来说,他们有何意志可言?他们的意志又有何价值? 人民到底是供养结构的土壤,还是仅仅给结构供给营养的土壤?如果这些呐喊的群氓是在一篇腐败与黑暗的废土上成长起来的,那么这种根源性污染究竟是什么?这是影片避而不谈的问题。
这部影片在叙事技巧和选材上无可厚非,或者说做的非常出色。但因其叙事逻辑和哲学内核上存在先天断裂,在社会批判上不坚定和不完全,实际上比较平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2025.11.9《新女性》
下一篇:结婚需谨慎
生死同路人,死生不同路
结婚需谨慎
未完成的批判
2025.11.9《新女性》
此番的感情线确实是难以下咽
累了,只想看活人,不想要口号
直到这一刻,才终于理解SOLO的纯粹
一起看《都是她的错》 (2025)[全8集][1080P/英语中字]
如果我有重生的机会,我发誓我不会看这部剧
异乡的红裙:身体展演与道德疆界
"爷青回",高还原漫改给出青春剧新解
圈层王者“这就是”系列的养成之路
虚拟人物主流化再进一步
郭敬明,虚伪的强大
撕开媚俗 看见水面下的冰山
祭奠远去的神性
这剧是张网,一漏洞挨着一漏洞
很治愈
张艺谋的双料金狮:城乡沟壑中的女性求索
——《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的纪实美学和现实互文
爱与死亡之歌,与另一种《祖与占》
